攝影有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ISO」,這三個都可以影響到曝光。攝影也有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攝距離」,這三個都可以影響到景深。
什麼是景深
景深就是對焦位置的前後呈現清晰畫面的範圍,景深越大(深),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大,大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清晰。景深越小(淺),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小,小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呈現模糊虛化的效果,只有焦點畫面是清晰的。
景深大小與光圈、焦距、拍攝對象與背景之間的距離有密切關係,被稱為景深三要素。
下面這張圖很直觀的對三要素和景深之間的關係做了說明。
下面小編逐個給大家介紹下影響景深的三要素。
1.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光圈是控制景深(也就是背景的虛化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虛化越明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虛化越不明顯。
在拍攝活動中,如果我們要想自己的照片更有藝術性,就要合理的使用大光圈和小光圈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一般大光圈用於人像,微距等這類主題的拍攝,通過大光圈的虛化,能很方便的突出主體。小光圈用於拍攝風光、建築等這類拍攝題材,通過小光圈進行拍攝,可以把畫面中所有景物都能清晰展現。
從上面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發現,當光圈從F2.0逐漸縮小到F16時,畫面的景深在逐漸加大加深,原本聚焦點之外模糊的景物隨著光圈的加大而清晰起來了。
2.焦距與景深的關係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焦距越長,拍攝出來的畫面景深就越淺,就越容易得到那種虛化模糊的畫面效果;而焦距越短,拍攝出來的畫面景深就越深,就越容易呈現出那種前後畫面都清晰銳利的效果。
從上圖使用廣角到長焦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出,焦距越短,畫面景深就越大,主體與背景的虛化效果就越不明顯;反之焦距越長,畫面景深就越小,主體與背景的虛化效果就越明顯。
3. 拍攝對象跟背景之間的距離與景深的關係
a.鏡頭跟被攝主體的距離與景深的關係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鏡頭離被攝主體越近,越容易得到淺景深的虛化效果;反之鏡頭離被攝主體越遠,越容易得到大景深清晰銳利的畫面效果。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鏡頭離主體不同距離,除獲得的畫面焦距不同外,還可以對景深起到影響,當鏡頭靠近花朵時,後面的背景就被虛化;當鏡頭遠離花朵時,後面的背景就變得清晰。
b.背景跟被攝主體的距離與景深的關係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被攝主體離背景越近,越不能得到虛化效果;當被攝主體離背景越遠,則越容易得到淺景深的虛化效果。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主體離背景的距離不同,對景深會起到不同的影響,當主體遠離背景時,後面的背景就變得虛化模糊起來;當主體靠近背景時,後面的背景就變得清晰起來,主體靠的越近,背景會越清晰。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