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反映相機上的單反菜單裡面的設置名詞不知道什麼意思,更不知道如何設置,說明書又長又臭也不想閱讀,這篇文章將解釋每一個菜單的設置以及該如何設置都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使用。
篇幅比較長,一共講解了五大項88小項設置,可以根據照片的選項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設置項目!
這個設置是改變照片存儲格式,建議設置為RAW+JPRG格式。
RAW格式:原始數據格式,儲存的是感光元件所捕獲的原始數據,沒有經過任何修飾,保留細節較多,後期修圖空間大,而且調整後的圖像不會出現數據損失,文件較大。
JPRG格式:沒有存儲那麼多的細節顏色信息,將圖片修飾過後再壓縮,可以把圖像文件壓縮到最小的格式,壓縮比越小,品質就越好,適合導入手機時直出使用。
有這個全像素雙核RAW技術的相機,拍出的曝光現象會做適當調整,拍攝的照片可以能得到細節豐滿、高光比較完美的圖片,建議設置開啟。
圖像確認就是在拍攝完一張照片後螢幕上回放,可以設置讓照片回放停留的時間,新手可以設置2s、5s。
PS:主體拍攝時間短時,提前關閉圖像確認,以免錯失拍攝機會。
提示聲指的是在半按快門進行對焦時發出的「滴滴」蜂鳴聲,建議開啟。
未裝儲存卡釋放快門指的是相機在沒有儲存卡的情況下,不能夠進行拍攝,會提示沒有儲存卡。外出拍攝出門前,可以開機試拍檢查是否裝儲存卡,防止扛著相機出門到了目的地才發現沒有裝儲存卡。
以鏡頭24-70為例,鏡頭像差校正裡面包括周邊光亮校正、失真校正、數碼鏡頭優化、色差校正、衍射校正。
周邊光亮校正:其實就是對四周顯暗的現象的校正,建議開啟。
失真校正:鏡頭的光學特性會導致拍攝出來照片畸變失真,對拍攝題材影響較小,後期也可以修正,建議關閉。
數碼鏡頭優化:相當於一鍵優化的效果,建議開啟。
色差校正:就是對照片邊緣輪廓上的彩色邊紋的校正,一般默認開啟。
衍射校正:光圈過小導致照片銳度下降的現象,開啟衍射校正可以改正銳度下降的可能,默認開啟。
這個是連接閃光燈時使用。
ABE指的是自動包圍曝光,可以配合曝光補償設定以擴大調整範圍。在攝影場景反差過大,開啟AEB模式作自動包圍曝光,以獲得正確曝光的照片,平時將自動包圍曝光調整到0。
這裡面的設置都是關於ISO的設置,比如靜止圖像ISO的範圍,以及當設定ISO為自動時,相機的ISO範圍設定,可以在這裡面進行設置。
相機對照片的信息處理,相機自動平衡照片的明亮對比一個自動優化功能,其實就是提高最終照片上所表現出來的動態範圍,改變圖片信息,建議關閉。
白平衡是糾正色差使用的,新手可以直接設置自動。
將白平衡設置成自定義,然後拍一張照片,再回到白平衡設置那裡,將這張照片設置為白平衡的標準,這樣子相機就會以這張照片為調節白平衡的標準了。
色彩空間包括Adobe RGB色域、sRGB,一般選擇sRGB,色域是一個通用的標準色域,可以滿足普通攝影人的照相所需。如果你是要把照片進行沖洗或者後期處理,那麼最好把相機的色彩空間設置為Adobe RGB。
其實照片風格模式,選起來簡單,拍人像就選人像,拍風光就選風光;實在不知道是什麼時就選標準,或者自動。
當曝光時間較長時,相機會對長時間曝光時產生的噪點進行降噪處理。這個降噪的原理是:在拍攝完成後,相機會拍攝一張全黑的照片,然後根據全黑圖像的熱噪計算出原文件的降噪信息。
比如說你拍攝一張曝光時間為15秒的長曝照片,當你拍完後相機會再拍一張曝光時間為15秒的照片,只是後面拍的這張照片是純黑的,是用來降噪的。
這就意味著你打開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你曝光多久它就要降噪多久。你進行10秒的長曝拍攝,它降10秒的噪;你進行20秒的長時間曝光拍攝,它降20秒的噪。平時建議關閉降噪功能。但是如果想要降低噪點,就可以在拍攝前開啟長時間降噪功能。
用高ISO感光度拍攝時,相機會降低由於高感光度所導致的更為明顯的噪點。降噪處理期間可能會顯示信息,到該信息消失為止,否則無法拍攝另一張影像。一把選擇標準 (默認設置):正常地啟用高ISO降噪
高光色調優先就是可以減少過曝的限幅高光。主要作用就是讓我們圖像中的高光區域的細節部分得到改善,當我們拍攝白色物體時,如白色婚紗、白雲、白牆等等,開啟高光色調優先可以很好地保留住白色部分的細節紋理等,不會成為死白,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過曝的可能。
除塵數據是在相機開啟小光圈(F14)左右 離相機1米遠的正白色平面對焦正常曝光拍攝到的圖像,記錄下感光原件上灰塵位置產生的灰斑的位置和形狀大小的數據。其實就是相機記錄下的灰塵的位置,下次拍攝時這些位置直接會以附近的顏色塗抹掉,清潔感應器的作用。
多重曝光,就是將多張照片通過算法合成一張的功能。多重曝光的開啟有兩種選擇:「功能/控制」和「連拍」。「功能/控制」可以做到邊拍攝邊查看拍攝效果,拍攝結束後自動關閉多重曝光功能。「連拍」只能連續拍攝,拍攝結束才能查看效果。
使用HDR模式拍攝會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和圖像細節,一般會連續拍攝三張照片,分別是:
曝光不足:更好地展現亮部細節,合成後保留亮部細節;
標準曝光:更好地表現中灰細節,合成後保留中灰細節;
曝光過度:更好地表現暗部細節,合成後保留暗部細節。
一般建議關閉,但是照片想表達更多細節、風光攝影、弱光背光等環境下可以啟用。
在機位不變的情況下拍攝幾百張照片就可以使用間隔定時器,可以拍攝到肉眼看不到的光影變化,形態變化等。有兩項需要設置:
間隔:指的是兩張照片之間停止拍攝的時間;
張數:一共拍攝多少張照片。
在B檔拍攝模式下,可在這裡逐項設定所需的曝光時間,設定完所需的曝光時間就可以按下快門進行拍攝。
啟用防閃爍拍攝可以在拍攝時減弱閃爍所導致的曝光不勻稱現象。晚上光線弱的情況下拍攝時,可以選擇開啟。
單反相機的「反光鏡預升」是指在拍攝之前將反光鏡提升並鎖定,達到減少機身震動的目的。作用是減少反光鏡提升時產生的機身震動,讓圖像更加清晰、不模糊,需要搭配三腳架與快門線使用。
適合的拍攝場景微距或使用超遠攝鏡頭時,一般用於拍攝靜物、或相對靜止的物體,平時關閉。
就是可以通過相機液晶屏進行拍攝,選擇開啟,就可以切換電子取景器和螢幕取景器進行拍攝。
自動對焦方式包括自由移動AF/追蹤,自由移動多點對焦也能自動的選擇對焦點,追蹤對焦可以「滿螢幕」追蹤,而自由移動多點對焦是在攝影師給出的限定範圍內,使用多個自動對焦點進行對焦。
開啟觸控快門,用手點擊螢幕就可以拍攝一張照片;
關閉觸控快門,就需要按下快門才能拍攝完成。
開啟網格線可以選擇3x3或者6x4或者3x3+對焦,螢幕取景時,螢幕就可以出現網格線。
長寬比指的是照片的尺寸,可以選擇拍攝的照片尺寸有3:2、4:3、16:9、1:1等尺寸,
曝光模擬就是在液晶屏上顯示與當前參數相符的,近似於實際拍攝效果的動態影像,調節光圈快門,增減曝光補償,都能體現出來,需要用螢幕取景的話,更接近最終圖像的真實亮度。
有模式1、模式2或者關閉可選擇。
模式1下快門是電子前簾加機械後簾,反光鏡單元與前簾機械快門保持不動,因此能實現比光學取景器拍攝靜音模式更寧靜平穩的拍攝。
模式2將模式1的動作分開進行,保持全按快門按鈕不鬆手期間,快門簾幕不回位,可控制發出快門音的時機。
測光定時器分為4秒、16秒、30秒、1分、10分、 30分等選項,通俗地說,就是相機測光的工作時間。
保護圖像指的是將選擇的圖像或者對文件夾中全部圖像進行保護,啟用過後,這些圖片不會被刪除更改,只有解除了圖像保護,才可以進行刪除照片等操作。
旋轉圖像就是將橫圖的照片旋轉成豎圖。
刪除圖像是將儲存卡里的照片刪除,包括文件夾中和儲存卡中的照片刪除。
列印指令有列印類型、日期、文件編號等可以設置。
將相冊裡的照片選中之後設置為相冊設置。
複製相片使用
當我們開啟了高光警告,在查看圖像時,圖像中曝光過度的區域會黑白閃爍,說明閃爍的區域丟失了細節,後期調整也無法展現更多細節。新手可以選擇開啟。
在菜單裡開啟了自動顯示對焦點,拍完照片能在液晶屏上顯示對焦點,在液晶屏上顯示的對焦點,不是之前對焦好的那個位置的點,而是平移之後的中心點。
開啟就可以回放照片時,也帶有網格線。
顯示柱狀圖就是(直方圖)包括亮度和RGB兩種選項;
亮度是將攝影數據的亮度分布可視化的圖表;
RGB就是在查看直方圖的時候,用R(red)G(green)B(blue)三種顏色分開查看。
錄視頻的時候是用時間記錄還是時間碼記錄,建議選擇用時間記錄
放大倍率指的是鏡頭在近端拍攝時(最近對焦距離),通過鏡頭的調整能夠改變拍攝對象原本成像面積的大小。例如放大倍率設置為1倍,那麼實際上1米拍攝的物體,在傳感器上形成1米影像。
HDMI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開啟的話就可以用遙控器,在回放時可以使用電視機的遙控器遙控操作。
記錄功能選擇標準;
更改照片存儲位置為卡槽1還是卡槽2;
可以新創文件夾。
文件編號可以選擇連續編號。
有些時候為了方便構圖我們會把相機豎起來拍攝,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就是豎著的;如果不設置好,回看照片時你就得豎著相機查看照片,開啟自動旋轉,回放照片的時候,豎圖可以旋轉。
將儲存卡裡面的照片全部刪除,且不可逆轉。
其實就是待機時間,設置時間,長時間不使用相機之後,相機就可以進入睡眠狀態。
調節顯示螢幕的亮度。
選擇液晶屏的色調,一共有暖色、標準、冷色1、冷色2四種,一般選擇標準。
設置好相機的日期和時間,保證這兩個東西是正確的。這樣以後在查找照片、整理照片時都會很方面。另外,在整理照片時你還可以根據時間來劃分整理。
裡面有多種語言可以選擇設置
選擇取景器顯示的東西,比如電子水平儀或者顯示網格線。
決定是否能觸摸控制的開關,觸摸控制可以選擇標準。
一般設置為PAL格式。
可以在這裡查看電池相關信息,比如剩餘電量、快門釋放次數、充電性能等。
相機都有內置地傳感器清潔功能,可以為傳感器消磁一會兒,並震動傳感器將灰塵除去。
這裡可以查看使用info時可以查看的內容。
評分功能,為照片打分,導入電腦後就可以自動星級排序。
24p是每秒24幀畫面方式,也就是24SF(Second-Frame)50i指每秒50場,場可以理解為由一幀圖像的奇數偶行拆出來的兩個畫面,但是真正的兩個場經過插值得到的兩幀圖像是兩個有時間差的不同畫面。
接受GPS信號,會耗費電池,所以一般選擇關閉。
傳送照片到手機上時可以使用,打開相機的WiFi,然後手機下載軟體Camera Connect,手機連接單反WiFi,就可以用手機下載相機上的照片。
作用是有助於防止意外更改設置,比如防止主撥盤、速控轉盤和多功能控制鈕移動並改變相機設置,
自定義拍攝模式,可以在拍攝時預存拍攝參數,方便下次拍攝。當我們拍攝題材、拍攝環境變化不大時,快速找到之前預存的拍攝參數設置,高效率進行拍攝。
當你覺得將相機設置亂了,就可以清除全部相機設置,相機就回到最原本的默認設置。
可以把個人信息錄入相機的,就相當於給你的照片加上自己個人商標,無論是你將照片發到網上,還是傳給別人,照片中都會帶有拍攝者的名字等信息。
看看廠家有沒有推出新固件升級了,如果有是可以升級一下的,會有一些幫助。
指的是把曝光補償那條測光條的細分程度,也就是曝光增加的量不同,如果你需要在調整曝光的時候進行相對小一點的調整,建議用1/3級為調整級別進行調整,如果需要比較大的調整就用1/2級,增加1/3級就是把一個曝光級分成3個等分,相對的,1/2級就是把一個曝光級分成2個等分,一般選擇1/3級,增量(即曝光補償數軸)會分得比較細。
選擇1/3級表示ISO100-ISO200之間平分三等分,只可以選擇100、125、160、200,選擇1/2級表示ISO100-ISO200之間平分兩等分,只可以選擇100、200。
一般選擇1/3級,1/3級比1/2級能增加的ISO的值更多更細。
啟用的意思是在關閉相機後,清除設置了的包圍曝光和白平衡包圍曝光設置,恢復為0。
關閉的意思的相機不會自動清除包圍曝光設置值。
一般選擇開啟。
改變調整亮度補償的拍攝順序。
改變包圍曝光拍攝數量,可以增加或者補償範圍。
比如設置為5張時,拍攝出來的照片1張標準曝光、2張曝光不足和2張曝光過度的照片。
自動改變手動設置來實現正確的曝光。意思就是在半自動檔模式下,當出現曝光不足或者過曝時,相機自動改變ISO來實現正確的曝光。
即使因更換鏡頭或安裝增倍鏡等造成光圈改變,在新光圈下也能維持相同的曝光。因而能夠防止因更換鏡頭後重新設置而錯失快門時機。
可以設置最小快門速度和最大的快門速度值,然後顯示在快門速度參數設置頁面
可以設置最低光圈值和最高的光圈值,然後顯示在光圈係數參數設置頁面
啟用了取景器警告,且相機設置了:照片風格被設為單色、設定了白平衡校正、ISO感光度手動設定為H、測光模式被設為點測光時,取景器內就會出現感嘆號,提醒你可能需要修改設置。
設置了實時顯示拍攝的長寬比,包括遮掩和輪廓。
掩蔽的意思是拍攝區域外的圖像區域被遮蔽;
輪廓的意思是顯示拍攝區域的輪廓,可以檢查包括拍攝區域外部分在內的整個區域的同時進行拍攝。
Tv/Av設置時的轉盤轉向指的是哪個方向設置參數;
反方向:反轉設置快門速度或者光圈時轉動轉盤的方向,反向增大設置拍攝參數大小;
正常:正向轉設置快門速度或者光圈時轉動轉盤的方向,正向增大設置拍攝參數大小。
自定義設置是個人按照習慣自行設置一些與廠家功能不同按鈕。
在實時顯示拍攝期間,螢幕上會顯示垂直線來表示長寬比,框框外界的畫面說明會被自動裁切,可以輕鬆的將圖像裁切成制定的長寬比。
選擇【取消】是按下刪除按鈕後,出現刪除或者取消按鈕,選擇後才可以刪除;
選擇【刪除】是按下刪除按鈕後直接刪除相片。
建議選擇【取消】。
安裝有齒輪型STM鏡頭時,可以指定鏡頭縮回方式,在相機電源關閉時,鏡頭自動縮回。
IPTC元數據就是一種標準格式,可以將以下元數據加入照片信息中,如作者,版權,細節描述等。在拍攝期間,開啟IPTC信息時,就可以連接到電腦並使用EOS軟體在相機上註冊IPTC信息。
可以添加我的菜單設置頁創建自己的菜單設置頁,就可以快速找到設置,將日常經常使用到的設置添加進去,比如圖像畫質、反光鏡預設、顯示網格線、通信設置等都可以添加。
刪除全部我的菜單設置頁就是刪除之前我的菜單設置頁面的內容,重新添加菜單設置。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