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的結構和功能是如何對應的?
腳的功能依賴於張力和柔韌兩者的配合。找到穩定和放鬆之間的平衡。足弓的張力給我們走路和跑步時的速度和力量。
足弓也是「避震器」。但是,如果足弓太緊張,會帶來不穩定性。想像一下網球拍,如果線拉的太緊,球拍表面太緊,會失去彈性和力量。
腳不平衡有什麼後果?
當腳不平衡,穩定性和靈活性不協調,會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的問題。在解剖學裡,腳和腰椎的健康聯繫緊密,平的、塌陷的足弓會導致腰椎曲度過大。
相反的,足弓過度緊張會導致足弓軟組織炎症——足底筋膜炎。
瞭解穩定腳的肌肉?
我們腳的結構,特別是骨頭那麼緊湊,沒有空間存在大塊的肌肉。相反的,大部分控制腳的肌肉在小腿上,小腿和腳通過肌腱連接。
為了改善腳的運動,我們需要把覺知帶到小腿,去啟動對應的肌肉。
特別是腓骨長肌,在穩定腳的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條長的肌肉從小腿外側延伸到腳踝外側。
從腳踝外側,肌腱延伸到腳底,連接到足弓內側的兩個地方。腓骨長肌幫助穩定橫弓,上提外縱弓和內縱弓。
如果專注、平衡地去上提足弓,可以讓腿從根基開始穩定,特別是在單腿平衡的體式中。
在體式中啟動腳的力量分析實例
為什麼動動腳趾就那麼管用?
大腳趾拇趾長屈肌的收縮力,被腿這個槓桿臂放大了。大腳趾作為支點,推動骨盆向前,腿垂直地面。換句話說,當屈曲腳趾,身體有向後的趨勢,為了平衡這個,骨盆就會向前。
關於拇趾長屈肌的解剖學
拇趾長屈肌起源於腓骨和脛骨(小腿)的下三分之二處,穿過踝關節、距下關節和跖趾關節,所以當它收縮,會帶動這些關節屈曲。同時會起到上提足弓的作用。
把大腳趾的屈曲用到其他體式中
以半月式為例,大腳趾的這個技巧可以放到很多體式中,特別是單腿平衡體式,比如半月式。
在半月式中站立腿的腳下壓,上提足弓
如何找到足弓的啟動呢?特別是對於扁平足,這一點難度比較大,推薦大家4個簡單的體式,幫助找到足弓的啟動。
4個簡單體式激活小腿,上提足弓
坐在腳跟上,膝蓋打開,大腳趾相觸,腳跟稍微分開
右腳背放在左足弓上,右膝蓋會比左膝蓋往後一點
讓膝蓋併攏,慢慢坐在腳跟上,右腳背壓向左足弓
這個部位感覺很敏感
保持8-10次呼吸,慢慢加長時間
然後逐漸放鬆,身體往前傾,從體式出來
換邊重複
來到四腳板凳式,磚放平,平行墊子,在腳踝之間
雙腳和膝蓋與髖同寬
在這裡,雙腳內側和外側均等下壓
小腿外側和腳踝開始夾向磚塊
你會感受到小腿外側開始啟動
不要讓小腳趾外側離地或者腳跟向內卷
做幾次貓式和牛式的伸展,保持雙腳和小腿夾磚的力量
單腿站立可以鍛鍊腿的穩定性,墊個磚塊可以加大難度
站在磚塊上,來到樹式,腳趾要向上展開
重量均等分配在腳底:大腳趾球、小腳趾球、腳跟內側和外側
腳踝外側向內收,激活腓骨長肌,提起足弓外側和內側
整個腳和小腿會被激活
從每側保持6-8次呼吸開始,以後慢慢延長時間
換邊重複
後面的大腿稍微向內旋轉。這會加深前腿的向外旋轉
專注前面的腳:小腳趾外側壓實,足弓內側上提。然後大腳趾球下壓,小腿垂直地面
保持足弓內側上提,腳踝外側向內,啟動腓骨長肌,感受足弓外側上提
大腳趾和小腳趾邊緣要啟動、平衡
交叉腳的後側:重量均等分配在腳跟內側和外側
保持4-5次呼吸,換邊重複
在瑜伽練習中,花多點時間去建立穩定的根基,你會發現,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