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攝影術誕生的那一天起,人們就稱攝影是用光線來作畫。沒有光,沒有記錄光的技術手段,也就不會存在攝影。攝影一切圍繞著光線,作為攝影者,需要具備基礎的光學知識才行,才能夠在拍攝中逐步認識、把握光的奧妙。
相機或測光錶測算合適的曝光量的過程叫做測光。感光材料感知光線並記錄光線的過程叫做曝光。通過光圈、快門速度達到合適的效果稱之為曝光控制。
膠片或數碼元件對於光線的靈敏程度稱之為感光度。感光度與影品質量有關,感光度越低,噪點越少,影品質量越高。攝影者需要根據拍攝實際情況,進行感光度的調整。
色溫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單位是K。
白平衡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是讓白色依然為白色,在同一畫面中,白色表現為白色,其他景物的影像就會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
一般情況下,自然界存在的光源被稱為自然光-99%的情況下指的是太陽光;由人工照明光源如閃光燈、鎢絲燈等形成的光則被成為人工光。
直接照射的強烈光線被成為直射光;經過折射、反射形成的較柔和的光線稱之為散射光。直射光反射光不僅存在於自然界,也存在燈光設備等模擬太陽光不同照射情況下。
現場與拍攝環境中自然存在的光線被成為現場光或環境光。在實際的拍攝中,控制現場光與人工光的光比從而達到拍攝效果是用光的基本技巧。
在被攝體和畫面上起主要作用的光線被稱為主光;起輔助、次要作用的光線被稱為輔助光。主光、輔助光之間的強度的比例稱之為光比。人工用光的核心技巧,是運用輔助光調整、改善主光的效果,通過光比和光線軟硬的控制達到不同的照明效果。
由閃光燈發出的光線叫閃光,拍攝現場存在的連續照射的光線為持續光。攝影者要掌握在相機閃光同步速度範圍內,曝光量一般只受光圈影像而不受快門速度影像,去組合調整光線。
光線是千變萬化的,有光才有影,記錄光線便是攝影。掌握了解光線基本概念,並在實際的拍攝中多觀察,能夠靈活運用光線,是攝影創作的基礎。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