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攝影,他們或是興趣愛好,或是潛心鑽研,攝影無疑帶給他們樂趣。攝影者拍攝照片,不可忽視照片所表現的視覺平衡感,它是衡量攝影作品合格與否的重要參考。
平衡可以讓觀賞者感到和諧、穩定、圓滿,進而對作品產生認同。構圖的平衡不是指實體的重要,而是指視覺的感受。影響視覺感受的因素除了有面積大小,還有顏色深淺、距離遠近、線條粗細、清晰模糊、動態靜止、數量多少。攝影者可以通過線條、面積、形狀、色彩、數量、距離的運用,使畫面達到平衡。
1、位置平衡
若畫面的主體單純且明顯,不一定要放在中央,偏離中心的位置依舊可以取得平衡,而且更能顯現出動感與力量。
2、對稱平衡
對稱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方法,攝影者要巧妙安排元素,避免畫面單調。
3、色調與大小平衡
一側的物體比另一側的物體小,但這側的物體顏色較深、亮度較暗,另一側的物體顏色較淺、亮度較亮,所以在視覺效果上兩者是達到平衡的。
4、色彩平衡
一側的物體較大但顏色較淺,另一側的物體較小但顏色較深,所以在視覺上兩者可以達到平衡。
5、大小與數量平衡
一側的物體較大,為了視覺平衡,另一側可以放置兩個體積較小的物體。
6、動態平衡
通常我們會運用兩個物體來達到所謂的動態平衡。兩個物體的重量也許因為大小或遠近的差異而不相等,但觀賞者的視線會受到畫面的牽引,從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物體而達到平衡。
攝影構圖是視覺溝通的藝術,人眼的看會將場景有的放矢的進行安排,從而達到平衡,照相機的看是機械的,需要攝影者結合構圖減法,將不必要的捨去,從而合理安排畫面,達到視覺溝通的均衡效果。唯有畫面具有視覺平衡感,這張照片才能有欣賞的可能。
關注粉絲團「瘋攝」,給你最棒的攝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