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發出多轉的球,你就能接住對方多轉的球。想處理好接發球,從發球開始。
你能拉出多轉的弧圈球,就能防住對方多轉的弧圈球。
桌球步法中:左腳管左右移動,右腳管前後移動。如果你左右移動不好就多從左腳找原因,如果前後移動不好,就多從右腳找原因。而桌球步法中,最難的是前後移動,特別是削球打法。
打球時,不管腳下怎麼動,上半身的「架」不能散。
球拍時刻在反手處於防守狀態,但時刻準備打正手。因為一般來說,由反手到正手容易,但由正手回反手困難。
站位:無論有多困難也要堅持(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且右腿始終是虛的。
橫拍的握法是,二指捏著,三指護著;用力的要求是:鬆而不晃,緊而不僵。
叨著點、軟著點、摟著點、窩著點,這是持拍的要求。
反手撥動作要點:右肩下沉,右胯內收;引拍時右肘收回(不能架著);窩腕。
反手撥球時,引拍是從肚臍上部,即「胃」的位置出手,太偏左或太偏右都不對。
反手撥球時,如果小臂最上側的那條肌肉感覺到吃勁,那整個動作就對了。
反手拉球:動作再大點,左肘向後一頂。
正手攻球動作是否正確:面對鏡子做正手攻球動作,如果揮拍結束後(拍揮到前額時),從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小臂完全擋住了大臂,就說明你的揮拍動作是對的。如果鏡子中的小臂在大臂的左面,說明揮拍向前的幅度小(可能導致抬肘、翻腕等毛病);如果鏡子中的小臂在大臂的右面,說明你揮不到位(可能是轉腰、迎前不足等)。
左手在打球時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地說,就是左手與右手同時做對稱運動。
反手拉球就像是拉弓射箭。
反手拔球時,肘部要隨引拍動作向肋部收回,同時沉右肩,重心向左、虛右腿。
擊球結束揮到額間/頭頂時,身體重心已經下來了,而不能還隨手停在那裡「造形」。
在弧圈球一統天下的今天,削是能擋住真正高手弧圈衝擊的主要長膠技術,磕、擋等技術由於速度慢,是無法和其抗衡的。
專業運動員敢站在反手位大角接發球,是因為他有撲正手這一下。
高拋發球難點在拋得高且穩,左手拋球時向上送一下,就會拋得高且穩。
如果正手總練不好,可以從肩找找原因。
搓球一定要讓拍子超過球,才會搓得更轉。
空手揮拍練習不是要把動作做得多麼標準,關鍵是體會腰控製手臂的感覺。
多球練習用腰的感覺時,最好從借力防守開始。
關鍵要練好正手攻、反手拔,再會發球和搓球就能應付一陣子了,業餘比賽用不上那麼多的複雜技術,無非是左來左打,右來右打。
側身和撲正手是「一對」技術,學會這兩手才能像柳承敏那樣滿場飛。
側身拉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兩步側身,先動左腳。二是球從對方案子反手位「邊線」出台。
業餘橫拍選手要從反手開始。
打個比方:直拍是兵器中的寶劍,橫拍是長槍(不是大刀)。
練基本功、感覺比姿勢重要。
基本功練的是快速對攻、而不是連續對攻。
擊球時引拍不引肘。
打球的關鍵:一是判斷,二是手感,這才是高手「高」的地方。
更多運動相關知識,請多多關注粉絲團「運動大聯盟」